【“侨”奋进 我担当】加快推进形成境内外生分类融合培养新体系

发布日期:2021-11-07 浏览量:

“一校两生”、境内外学生并存是作为侨校的华侨大学的显著特色,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境内外生的分类融合培养,致力构建侨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更提出:“坚持以侨立校、为侨服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根本是要加快形成分类融合培养新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境内外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视。” 教务处处长李勇泉认为,围绕这一要求,关键是要优化完善境内外生分类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他表示,教务处将深入推进六个学院的境外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进行借鉴和推广;推进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分类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四级课程平台,探索境内外学生分中有融、合中有别的多元化融合教育模式;修订完善境内外学生培养方案,探索完全学分制、基础提升课程模块、平行开课制、本硕贯通培养、主题教学活动周等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个性化成长成效。

“同时,我们要着力推进师资-课程-教材-教法的教育教学改革。”李勇泉说,要通过专题培训、绩效奖励、聘期考核、职称晋升等途径强化学校老师对境外生培养办学定位的认知与行动自觉;构建以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文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富有侨校特色的精品教材规划与建设,探索翻转课堂、互动体验、中外比较等教学方式,推行学业导师制,推进学业评价改革,鼓励境内外学生互助帮扶、联合完成作业,并在考核中予以引导,以增进境内外学生情感及文化交流。

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主管部门,学生处处长陈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的精神,从三个方面来推进加快境内外分类融合培养新体系的形成。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发挥侨校“三全育人”优势,建设好学生社区、学生组织、学生网络、校园环境等融合育人平台,加强思想文化引领,深入组织开展境内外学生“五史”教育,扎实推进“四走进”工作,推进同向融合,构建侨校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二是抓准“分类培养,同向融合”具体靶位,推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包括组织境内学生参与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侨乡文化研习营等国情考察,推进国情教育融合;吸收更多港澳台侨学生加入校院学生组织,完善境内外学生组织联络交流机制,推进学生组织融合;引导境内外学生组队参加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推进学生活动融合。

三是立足“以侨立校,为侨服务”宗旨,优化“承志”系列品牌,建设好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培育校园原创文化精品、“礼敬中华”等项目,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品牌,同时深入开展海丝文化展、东南亚国家泼水节等各类人文交流活动,促进中外交流互鉴,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工商管理学院是学校境外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六个学院之一。该院常务副院长衣长军表示,学院针对生源类型多元化、学习诉求差异化、兴趣爱好广泛、文化基础不齐、学习模式偏好不同等特征,坚持“分类培养、精准施策,同向融合、增进共识”的原则,不断推进境外生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将认真传达学习贯彻本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全体教职工再次深入学习领会‘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此统揽学院工作全局。”衣长军表示,针对境内外生融合培养,学院将继续做好融合与分类培养相结合,按照“统分结合”的全程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境内生和境外生混合编班,第二学年开始境内外学生均进行专业分流,在学院层面上设置通选模块课,加强境内外学生专业融合、学习和情感的交流与融合;逐步加大境外生课程实践学分和创新创业学分比重,把“互联网+”“挑战杯”“管理者挑战赛”等第二课堂内容纳入其中;编写针对境外生的专门教材,探索全面学分制改革,改革境外生课程教学模式、境外生授课和学业评价方式;从2021级境外生开始实施本硕连读计划,继续推行境外生“学业导师、朋辈帮扶”计划等。

该院研究生、党代表龙芳菊说:“境内生分类融合培养体系充分考虑了境内外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学校也提供了多种途径,比如实行大类招生、境内外学生混合编班,举办‘走进中国家庭、走进中国企业、走进中国文化’系列活动等,促进境内外生相互了解,对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希望学校开拓更多的渠道和平台,进一步促进境内外生在科创类活动中的交流合作。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校团委书记王晶表示,校团委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助力境内外融合培养:立足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加强境内外生融合,以培育侨校特色品牌项目和境外生公益领袖为责任,针对港澳台侨学生开创“志愿服务微课堂”,通过志愿服务经历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境内外生在服务新福建中成长;立足科技创新赛事活动,重点挖掘境外生特色项目,培育优势项目、制定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境内外学生共同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以比赛为载体促进境内外学生共同成长成才,推进科创育人分类融合培养新体系的构建。


(编辑:侯斌)